查看原文
其他

罐 專訪|謝素梅:在深呼吸的片刻 感受安棲

罐 新聞 罐子藝術網 2021-09-26
 



姜盈謙/台北專訪

圖片、視頻/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


歷經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(Mudam Luxembourg – Musée d'Art Moderne Grand-Duc Jean)、瑞士阿爾高爾美術館(Aargauer Kunsthaus)、上海余德耀美術館,謝素梅個展【安棲】(Nested)於4月20日抵達了終站-臺北市立美術館。


【謝素梅:安棲】開幕典禮暨記者會。

右起: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、藝術家謝素梅、策展人克里斯托夫 加洛瓦



由法籍策展人克里斯托夫 加洛瓦(Christophe Gallois)一手編排的展覽,集結謝素梅近年及早期作品,詩意地呈現藝術家豐富多樣的創作實踐,以及對時間、記憶、聲音、語言與存在等主題的研究。


展品包含早期以音樂連結視覺作品,探索沉默聲響的〈白噪音〉、以蕭士塔高維奇的《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》譜出的〈槲寄生植物樂譜〉和探討視覺、記憶和聲響關係的動力雕塑〈眩轉人生〉。


謝素梅於羅馬駐留時的系列創作:如以川端康成小說為靈感的〈雪國〉和〈封手〉,亦難得呈現。在與展覽同名作品〈安棲〉中,謝素梅在石灰石的孔洞裡,嵌入尺寸、顏色各異的礦石球體,此一系列雕塑探討了萬物在宇宙中的巧妙平衡;在〈藏石〉系列中,謝素梅連結自身愛好,回溯中國文人觀賞奇石的傳統。


謝素梅〈安棲#3〉2016

石灰石、拋光礦物球、大理石球  30×33×26公分



媒體開幕會後,謝素梅在百忙之餘接受了本刊的訪問。儘管由於連日的佈展工作而身體微恙,語帶沙啞,謝素梅仍耐心地回應每個問題,令人格外感受藝術家親切、真摯的一面。


近年長時間於各地旅行的謝素梅,於作品呈現了更多對個體之於歷史和自然的存在思考,從日常事物提煉出深意與哲理。


在春末邁入初夏的季節,適合於北美館放緩腳步,在吸納吐氣的瞬間,傾聽【安棲】裡的宏偉宇宙。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以「安棲」作為本次展覽名稱。安棲帶有著休息、令人安心和穩定的聯想。對您來說,什麼樣的居所/情境會讓您覺得具有「安棲」的感受?


謝素梅:當我覺察自己身處「當下」時,其實是最令我感到心安的時刻。因為世界常常有很多吵雜的聲音──包含我們無時無刻於腦海裡浮現的思緒,製造了很多的「噪音」。當身處當下,專注於自己的呼吸、自己的內在,感受自身於宇宙的存在時,就不會被外在的事物干擾。對我來說,「安棲」也意謂著「深呼吸」的時刻。


關於【安棲】一展,我分享了存於我心中的許多影像,可說是我之於心靈上一種收藏吧。展覽經由策展人與館方的規劃,重新結構、再一次生產,猶如一個持續流動的狀態。我來到臺灣,籌備展覽,陳列、佈置作品;在工作之餘,也跟許多的朋友相會、交流。儘管我完全不懂中文這個語言,但臺灣的人文環境讓我心裡有股親近感。我覺得【安棲】的巡迴終站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,宛如回到它所熟悉的「居所」一樣,也呼應了【安棲】的題旨。


【安棲】展覽現場。Courtesy of TFAM

上圖:謝素梅〈羅馬〉系列 2015-2017

打印、相紙裱裝 尺寸不一

下圖:謝素梅〈整個宇宙(石榴)〉2017

新鮮水果、木架  尺寸視空間而定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的作品多是來自對日常生活當下的某個瞬間、片刻的觀察感受,您是如何保存這些偶然乍現的靈感、記憶或是視聽印象?


謝素梅:我認為當一個人打開自己的感知的瞬間,就能在自然事物中感受到「美」的存在。相較於壯觀、華麗的景觀或事物,我對日常所見的平凡物件更感興趣──例如樹上的一片葉子、空氣流淌的氣息⋯等,都是激發我的靈感來源。這些環繞在我們生活周遭卻時常被忽略的細節,唯有當我們意識當下正在發生的事,打開覺知力時,才能感受這些美好。


同樣地,存在文學、電影、戲劇表演裡的某個「知性的瞬間」,也給予我許多啟發:如一段淺白簡單的台詞,甚至是單詞,卻涵藏著無限的可能性。


我經常隨手寫下某個稍縱即逝的想法,相比圖像,我更傾向以簡單的文字轉譯紀錄當下的感受。它們多半是混雜的文字:有些事物能以德文精確地表述,而法語則帶有詩意、流動性,我覺得這是語言很有趣的現象。很可惜我的中文沒有好到能紀錄下喜愛的事物,我僅能辨識出幾個方塊文字。但我很喜歡中文裡的「破音字」──一個方塊字裡包含數個讀音,每個音又延伸了不同的意義。


謝素梅與尚路易·馬耶魯斯合作〈許多說過的話〉2009-2017

鑄鐵噴泉、墨水、石板  200×ø350公分

左:〈許多說過的話〉於【安棲】展覽現場

右: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提及自己很喜歡事件發生的前一個瞬間(the moment prior to something),或是一個流動的瞬間(floating moment),因為一切都具有可能性。對應至您的創作過程,在「著手創作前」,您會有什麼固定的準備工作,或是儀式嗎?例如,您在〈雪國〉這件作品裡所進行的「抹去」儀式?


謝素梅:對我來說,儀式是非常精準的字眼。它代表著以固定方式、重覆進行的一道動作,因此創作前的準備,我不視作是一項儀式。但我總會因為一個影像、一段聲音,而興起創作的想法,像是被觸發了某個開關(déclencheur)。有時候我會以知識性的方式深入一些主題,例如中國文人石的研究;有時候只是為了轉譯一個腦海中的圖像,我試圖透過攝影、裝置或雕塑呈現出來,這是很自然而然的過程。


〈雪國〉的創作起點,是為了回應我在羅馬感受的「歷史和藝術的重量」。當我來到羅馬,面對這座充滿各種歷史參照、經典故事的古老城市,一方面讓我感到目眩神迷,完全地被梅第奇莊園的美所折服;但另一方面,它豐富的人文景觀也令我陷入了靈感的枯竭,儘管行前我有很多的計劃,但當我抵達的第一個月卻什麼也沒作,因為我不知道還能為這座宏偉的城市「加上什麼」。


我希望讓自己重新歸零,於是誕生了這件影像作品。作品裡我於庭園穿梭,拖迤著一個網狀的耙子,重新將每寸土地的石頭翻轉過來,藉由這個「抹除」的動作,耙去前人的痕跡;這個「儀式」猶如整平一張白色的畫布,讓我能開始進行創作。它的原理近似於禪學裡的自我修行,雖然冥想和精神實踐的內涵都是莊重、嚴肅的,但我希望以較為幽默的方式呈現──它是我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,讓觀眾看了能夠會心一笑。


謝素梅與尚路易·馬耶魯斯共同製作〈雪國〉2015

高畫質彩色錄像、有聲、7分50秒循環播放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本次展出〈藏石〉系列回溯了中國文人供石的傳統,這件作品也貫穿整個展覽的主軸,像是沉思、時間、規模,以及人類與礦物世界的關係等。您分別在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、余德耀美術館創作了〈藏石I〉、〈藏石II〉,本次亦特別為北美館製作〈藏石III〉。能否請您分享這系列的概念,以及您對文人石的愛好?


謝素梅:我一直都有收藏文人供石的嗜好,我想這是人人皆有的兒時經驗。當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,孩童總會情不自禁地想擁有。在我駐留羅馬之後,更加地對各式各樣的大理石感到著迷。


在創作〈藏石〉這系列作品時,我特別興奮,因為它讓我能夠一次收藏不同造型的石頭。(笑)在〈藏石〉中,一方面我想討論個體在世界裡的尺度,因此在展呈上,讓觀者感受石頭、空間、身體這三者的空間關係,猶如觀看萬物變化的「縮時攝影」;當意識到這些石頭經歷了數百萬年的塑形,突然之間,個體的生命就顯得非常渺小。另一方面,我認為揀選石頭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行為,不僅是我們選擇了石頭,也是石頭選擇了我們;每個區域的石頭各有獨一無二的紋理和形狀,我也想在這件作品談個體的獨特性。


【安棲】展覽現場〈藏石III〉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在羅馬駐村的時候,創作了一系列以川端康成小說為靈感的作品。您也曾多次於日本駐留,能請您分享日本文化/文學對您創作的影響嗎?


謝素梅:我到訪過日本好幾次,每次都有不同的啟發,它如同我的「靈感開關」。我在羅馬駐村時,因為在日本有另個計畫而前去參訪。當我坐在充滿日式禪意的庭園,靜靜觀賞眼前景物時,頓時有如釋重負之感。相對於西方大理石雕塑帶來的沉甸和份量,日式庭園裡的文人供石,相對顯出一股輕盈感。這些經由自然所形塑的石頭,不但見證了綿延的時間深度,更詰問了生命及存在的議題。


我很喜歡日本文學,也讀過幾本川端康成的著作,他的小說並不易讀,但他總能精確地描述出「時間的深度」。例如我很喜歡小說《雪國》中的一幕場景,他描繪了主角早起總是會打開窗戶,靜靜地望向一片被雪覆蓋,沒有任何足跡、無邊無垠的白色世界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

謝素梅〈封手〉2014

木製圍棋盤,大理石、絲線、白色臺座、帆布、圍棋盤  42×46×28公分

大理石 4×2 公分;臺座 250×250×8 公分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藉由展覽,您希望觀者有什麼樣的反饋?


謝素梅:如前所述,我分享了我心中珍貴的時刻,希望每個觀者在展覽裡的攝影、裝置亦或伴隨作品的引述文字,能夠找到對應個人經驗的共鳴感,也希望能激發其他藝術家或希望從事創作的工作者。


謝素梅與尚路易·馬耶魯斯共同製作〈眩轉人生〉2011

有聲動力雕塑、黃銅、玻璃、歩進馬達、同步聲音系統、底座

作品:95 x 75 x 75 cm;底座:121 x 50 x 50 cm;音樂:吉安卡洛·弗卡洛合作製作 
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於2003年以30歲之齡即獲得了威尼斯的金獅獎,成為享譽全球的藝術家。您怎麼看待這段經歷,您認為雙年展是否為年輕藝術家無法繞過的舞台?


謝素梅:我很慶幸能在威尼斯雙年展這個眾所矚目的平台展出,並被大家關注。雙年展結束後,我手邊湧進了很多的邀約,但我認為這不是藝術家的必經之路,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機緣。儘管參與雙年展是很美好的經驗,但我認為誠實地表述心中所想,作品不帶任何虛假,才是藝術家在職業生涯中最至關重要的事情。對我來說,創作最美好的一環在於,和我一起工作的夥伴產生連結,並且隨著不同計劃又讓我接觸了更多有趣的人,由此一步步誕生出新的作品。


【安棲】展覽現場


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《亞洲藝術新聞》

2019 / 6  No.173







今日藝術書推薦

貝耶勒基金會賈科梅蒂和培根雙人展畫冊














長按二維碼,關注罐 新聞

罐 新聞

微信:CansART


微信製作、推送、咨詢服務

請洽罐子小秘書

视频 小程序 ,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